污水處理廠產生的污泥,主要由初沉池、隔油池底泥、氣浮機浮渣、剩余活性污泥以及其他工藝單元產生的化學污泥構成。這些污泥,作為固體廢物的一種,若具備急性毒性、易燃性、反應性、腐蝕性、浸出毒性或疾病傳染性等特性之一,即被視為危險廢物。
針對污泥的處理,有多種干化技術可供選擇,具體如下:
電能污泥干化法,其核心在于將電能轉化為熱能或微波等,從而加熱并去除污泥中的水分,使之達到干化狀態。此過程通常通過電加熱爐間接烘干的方式實現。整個干化系統涵蓋了污泥的存儲、輸送計量、電能烘干以及干化后的輸出和暫存等環節。但由于能耗相對較高,此法更適用于產泥量少、電能豐富且價格合理的地區。
熱水干化法則是借助高溫熱水的熱能,經過換熱器的熱交換作用,實現污泥水分的蒸發和干化。這種干化方式多為間接形式,對換熱器的性能要求較高。近年來,德國開發的“板框壓濾—熱水真空干化技術”是此領域的代表。
蒸汽干化法則利用蒸汽的熱能,通過換熱器殼層進行熱交換,使污泥中的水分蒸發而達到干化效果。根據構造和內部構件的不同,蒸汽干化機可分為盤式、槳葉式、渦輪式等多種形式。由于蒸汽能實現綜合循環利用,是一種清潔的熱源,因此在污泥干化領域應用廣泛。
太陽能污泥干化法則是以太陽能為主要能源,結合傳統溫室干燥工藝,對污泥進行干化和穩定化處理。此法具有低溫干化、運行費用低、操作簡單、運行穩定等優點。太陽能干化裝置通常由地面結構、暖房和翻泥機組成,有的還配備熱風機以加速水分蒸發。
天然氣(煤氣)干化法則是利用天然氣或煤氣作為燃料提供熱源,對污泥進行干化處理。為防止燃燒爆炸,通常會設置氮氣保護、氧氣濃度連鎖、溫度連鎖等安全措施。該方法在日本和美國應用較多,因天然氣作為清潔能源,在污泥處理時不會產生焚燒法可能產生的有害物質,如二噁英,因此代表了污泥無害化的一種發展趨勢。
爐窯煙氣余熱污泥干化法則利用爐窯煙氣中的熱能進行污泥干化。煙氣溫度適中,是污泥低溫干化的理想熱源。根據利用方式的不同,有直接加熱和間接加熱兩種形式。為確保污泥在低溫下能自然形成顆粒,通常采用二段式干化工藝。
以上各種污泥干化技術,各具特色,使用場景和效果也有所不同,選擇時需要根據實際情況綜合考慮。